臺北市青發處「青少年公民科學」服務學習系列活動又來囉!第二週次的講座上半場,由森之形團隊陳柏璋老師帶領大家認識物種快速辨識、紀錄和使用者交流用的 APP —— iNaturalist!下半場則由我們的好朋友——許正德老師——傳授在公民社群裡面能有好人緣的重要訣竅!
110.07.29「植來植往-青少年生態藝術服務學習」(第四梯)
本活動結合環境教育和藝術創作,透過解說帶領學員認識都市綠地(如:公園、河濱、郊山)的外來種植物種類、生態特性、生長環境以及背景故事;再藉由討論引導思考外來植物與我們生活之間的關係,及可能造成的環境問題,以建立尊重環境與保育行動的概念。同時將搭配材料包進行圖文筆記、拓印和標本貼畫等藝術創作活動,培養藝文美感並認識植物資源可能的應用方式。期望能夠藉由從外來植物認識、議題討論到運用入侵種植物進行藝術創作的系列活動過程中,建立學員愛護家鄉、關懷土地的情懷,以及培養學員與地球環境永續共處的觀念。
110.07.28「植來植往-青少年生態藝術服務學習」(第三梯)
本活動結合環境教育和藝術創作,透過解說帶領學員認識都市綠地(如:公園、河濱、郊山)的外來種植物種類、生態特性、生長環境以及背景故事;再藉由討論引導思考外來植物與我們生活之間的關係,及可能造成的環境問題,以建立尊重環境與保育行動的概念。同時將搭配材料包進行圖文筆記、拓印和標本貼畫等藝術創作活動,培養藝文美感並認識植物資源可能的應用方式。期望能夠藉由從外來植物認識、議題討論到運用入侵種植物進行藝術創作的系列活動過程中,建立學員愛護家鄉、關懷土地的情懷,以及培養學員與地球環境永續共處的觀念。
110.07.17「植來植往-青少年生態藝術服務學習」(第二梯)
本活動結合環境教育和藝術創作,透過解說帶領學員認識都市綠地(如:公園、河濱、郊山)的外來種植物種類、生態特性、生長環境以及背景故事;再藉由討論引導思考外來植物與我們生活之間的關係,及可能造成的環境問題,以建立尊重環境與保育行動的概念。同時將搭配材料包進行圖文筆記、拓印和標本貼畫等藝術創作活動,培養藝文美感並認識植物資源可能的應用方式。期望能夠藉由從外來植物認識、議題討論到運用入侵種植物進行藝術創作的系列活動過程中,建立學員愛護家鄉、關懷土地的情懷,以及培養學員與地球環境永續共處的觀念。
110.07.16「植來植往-青少年生態藝術服務學習」(第一梯)
本活動結合環境教育和藝術創作,透過解說帶領學員認識都市綠地(如:公園、河濱、郊山)的外來種植物種類、生態特性、生長環境以及背景故事;再藉由討論引導思考外來植物與我們生活之間的關係,及可能造成的環境問題,以建立尊重環境與保育行動的概念。同時將搭配材料包進行圖文筆記、拓印和標本貼畫等藝術創作活動,培養藝文美感並認識植物資源可能的應用方式。期望能夠藉由從外來植物認識、議題討論到運用入侵種植物進行藝術創作的系列活動過程中,建立學員愛護家鄉、關懷土地的情懷,以及培養學員與地球環境永續共處的觀念。
「植來植往-青少年生態藝術服務學習」開始報名囉!
森之形與臺北市青少年發展處的合作活動來囉!乘著疫情風波,戶外活動全面暫停,原先規劃的外來種植物實體課程也面臨挑戰。經過一番調整,變身成為森之形第一場線上課程!雖然無法親身在都市野地進行外來種植物觀察;雖然無法在大太陽底下與入侵種植物揮汗拚搏,但是一點都不用覺得可惜,因為線上課程或許會更加有趣!快跟著我們來到讓學習像遊戲的線上互動教室,用精彩畫面和趣味占卜,一同充實外來種植物的相關知識;搭配宅配到府的精美材料包,讓你透過螢幕零距離,跟著老師操作多元的生態藝術創作!如此多樣的課程環節和手作活動在家就能參與,你,還在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