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而浮於雲海之上,時而隱於迷霧之間。「霧」即觀霧最具代表性的地景元素。 位處雪山山脈支稜鞍部的觀霧,立於頭前溪與大安溪上游之巔,此間針闊葉混合林早已習慣霧水環抱,物種隔離之境於是成立,演化篇章時刻推進。「島」即觀霧巨觀風景及生態特色的具象體現。 森之形為森林主題環境教育品牌,我們看見森林有形色萬千的樣貌,生物、生態、大氣、水文、地理、人文...吸引我們投身期間,再把故事帶出來。觀霧,是大千森林的經典代表,也是森之形品牌的緣起之地,更是我們持續深耕森林推廣教育的重要據點。「夢」即我們理想所及之處,至今仍延伸著。
發佈的文章
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主題展覽「來自森林的恩賜」開幕啦!
「森之形」品牌主打森林主題的環境教育,而教育的核心在於有效傳遞欲傳達之物,因此形式並不侷限在講授性課程,還包含了遊戲、影音、旅遊、營隊、手作活動等有趣的方法,這些都是至今為止我們嘗試過的媒介。這次,我們解鎖了新的媒介——展覽!展覽主題「來自森林的恩賜」,地點位於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大鹿林道26k到27k之間、一棟閒置多年的小木屋,這裡在 #林務局新竹林管處 有意活化之下,我們與圈谷、林務局等夥伴共同努力,讓它搖身變為溫馨可愛的小型展覽館,展開為期3個月(7/31-10/31,每日9:00-16:00),小巧精緻的主題展覽,希望大家會喜歡!
谷關「入關博物館」開幕囉!
猜猜我們來到哪裡?觀光局指名本地三寶是溫泉、五葉松、鱘龍魚…猜到了嗎?是谷關!原先的谷關遊客中心歷經一番改建,搖身變為「入關博物館」。森之形也受到廖浩哲工作室的邀請,在博物館變身的過程中,協助生態知識勘誤與生物標本尋找製作。身為眾多參與團隊的其中一員,在開幕這天當然要親自走訪!
逗陣走讀臺灣中海拔秘境-觀霧森林
團隊成員-陳柏璋的觀霧主題書寫,在剛上架的《台灣山岳》143 期以特輯之姿刊出啦!🎉 這本觀霧特輯分為五大主 … 閱讀全文 逗陣走讀臺灣中海拔秘境-觀霧森林
111.07.04-05 「從山林到海洋-小小博物學家」/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夏令營
由海科館主辦的「從山林到海洋-小小博物學家夏令營」從去年冬天開始在疫情考驗下取消了兩次,這個夏天終於以夏令營模式再次推出~(第三次上架!)營隊的第一天由森之形團隊帶領,帶著大家一起認識海濱植物、探討環境議題、體驗自然創作。第二天則是由海科館團隊帶著大家一同探索海洋的秘密,看得我們也好想參加!歡迎爸爸媽媽們幫孩子預約一個有山有海的夏日營隊, 培養學童從對海濱植物及海洋生物的觀察、分類、體驗、探究與實作中產生對於自然環境與海洋生態的情感與關懷,增進對於山川里海生態互動關係的理解與認識,提升海洋環境意識與素養。
111.07.02 「 iNaturalist 專案範例與實作 一日工作坊: 景美『仙跡岩大挑戰』」/ 臺北市青發處「青少年公民科學」服務學習系列活動
野地生態探索練功坊來囉!讓我們跟著講師群(森之形團隊、黃瀚嶢、吳士緯)一起了解野外生態的觀察和記錄要領,再到仙跡岩來場步道 iNaturalist大挑戰吧!因本次課程為團體野外活動,活動名額有限,以12-19歲優先報名;報名開啟3天後如有餘額再開放其他年齡層報名。
111.09.03 「夏日繽紛夜-觀霧夜間生態教室」/ 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主題活動
各位來到觀霧住一晚的人客呀,經歷了白天的步道健行及自然觀察行程、用一頓豐盛的晚餐後,即將開始睡前的傳統套路-電視打牌滑手機-了嗎?稍等一下!其實,觀霧森林夜生活的精采程度超乎想像:哺乳家族的飛鼠、山羌、山羊;、鳥兒家族的貓頭鷹;爬行家族的蛇;兩棲家族的樹蛙、蟾蜍昆蟲;家族的飛蛾、甲蟲…都將在觀霧夏日繽紛夜的舞台上華麗登場!在夏夜晚風中,準備好你的頭燈及手電筒,與我們一同享受觀霧夏夜的美好吧!
111.07.26-28「雪霸 Youthcamp -觀霧森林生態探索營」
111.07.26-28「雪霸 Youthcamp -觀霧森林生態探索營」 從2019年開始,森之形與 雪霸國 … 閱讀全文 111.07.26-28「雪霸 Youthcamp -觀霧森林生態探索營」
111.05.14 「登高眺聖稜-榛山健行賞花趣」/ 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主題活動
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內大大小小的步道加起來共有 8條,是個非常適合登山健行的場域。可貴的是,每條步道都有自己的特色,以及棲息其間的多種動植物。這些要素讓登山不單只是一種運動,同時還能享受更加多元的山林體驗。這次,我們將在山上杜鵑花盛開的季節,舉辦一場「登高眺聖稜-榛山健行賞花趣」主題活動。透過帶隊講師的引導,共同來享受一趟結合登山健行及賞花賞景的春日小旅行吧!
111.05.01 「微笑觀霧-霧林攝影輕旅行」/ 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主題活動
111.05.01 「微笑觀霧-霧林攝影輕旅行」/ 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主題活動 (活動講師:陳柏璋) 看到「雪 … 閱讀全文 111.05.01 「微笑觀霧-霧林攝影輕旅行」/ 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主題活動
111.04.16 如何運用 iNaturalist 進行物種的快速辨識、紀錄和使用者交流 / 臺北市青發處「青少年公民科學」服務學習系列活動
臺北市青發處「青少年公民科學」服務學習系列活動又來囉!第二週次的講座上半場,由森之形團隊陳柏璋老師帶領大家認識物種快速辨識、紀錄和使用者交流用的 APP —— iNaturalist!下半場則由我們的好朋友——許正德老師——傳授在公民社群裡面能有好人緣的重要訣竅!
青少年公民科學特蒐團!團員招募中!
青少年公民科學特蒐團!團員招募中! 【快來蒐集咚咕栗】 你,住北北基桃嗎?你,是12-19歲的青少年嗎?你,還 … 閱讀全文 青少年公民科學特蒐團!團員招募中!
110.09.18「植物公民科學家」/ 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主題活動
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主題活動又來啦! 這次的活動有兩大主軸: 「一、植物觀察」 將透過身體五感的運用、手繪野帳的操作、手機鏡頭的拍攝,來進行深度的植物探索與觀察; 「二、公民科學」 會運用數位工具 iNaturalist 為大家的植物觀察紀錄做整理與分享在滿足自我觀察慾望的同時也能為臺灣的公民科學資料庫盡一份心力。 有興趣的朋友別忘了手刀報名,我們山上見囉!